成份输血与血液制品
2023-11-17 阅读次数 (2874)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开始在临床得到应用,始于1900年。但由于在认识和技术上的限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仅限于全血输注。随着对血液及其构成成分生理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技术上也已经能够将各种血液成分分离出来,大约从50年代开始,输血医学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成分输血时代。
血液,是由血细胞成分和血浆两大部分组成的。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3类,而血浆则包括了100种以上的各具特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成分。所谓成分输血,就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给予其必要的血液成分,而不是一概输全血。把各种血浆蛋白质成分一一分离出来,经纯化加工成适合临床治疗用的血液制品用于临床,一血多用,不但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提高了疗效和安全性。目前,世界各国都大力提倡和推广成分输血,先进国家的成分输血率已经超过输血总量的90%,成为现代输血医学的一大特点。
对于因地震、火灾和飓风等自然灾害及战争、交通事故而罹难的伤员来说,白蛋白无疑是十分重要救命药。
重度甲型血友病的病人,若遇胸、腹腔或颅内出血时,需要一次性输入每千克体重40~50IU的第Ⅷ因子,并在其后的7~21天内,每隔12小时一次按每千克体重20~25IU的剂量予以维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这就意味着需要一次性输入几乎相当于患者总血量的全血或总血容量一半的血浆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还不包括其后的维持剂量,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这时,只有中纯度或高纯度的第Ⅷ因子制品才能满足上述要求,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品(IVIG)可经静脉内大剂量输入人体,即刻达到血液中的最高浓度,且几乎100%随血液循环到达靶部位,与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品(IMIG)相比,可大大减少患者的患病天数和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天数,从而逐渐取代IMIG,加之其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作用,因而可用于以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如先天性无免疫球蛋白血症、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功能不全症、IgG亚类缺乏症、常见多变型免疫缺乏病和严重联合免疫缺乏病合并病毒和细菌感染等。
(2)获得性免疫球蛋白缺乏,如早产新生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移植、严重创伤、艾滋相关综合征和新生儿及儿童艾滋病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重症肌无力症、病毒性脑炎综合征、慢性炎性脱髓鞘多神经病、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系统性红斑狼疮、视网膜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4)全身性炎性疾病,如川崎病、干性角膜结膜炎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和小儿难治性癫痫等。
综上所述,血液制品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
|